七年巨亏50亿!寒武纪神话破灭,业界大吃一惊-科记汇

1月2日,寒武纪1.5亿股首发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36%。消息一出,寒武纪大跌5%。两周时间,寒武纪由解禁之日的135元,最低跌至120元。一个多月来,大A股连日下跌,寒武纪也未能幸免,最新股价111元,对应市值460亿元。

去年上半年,寒武纪头顶“国产AI芯片第一股”的光环,股价由54元启动,一路上攻至最高点271.5元,涨幅为四倍。

7月,寒武纪一年内第二次裁员,股价随之跌跌不休,距最高点跌去50%以上,早已腰斩。其间,寒武纪股东发起一轮又一轮出逃式减持,让二级市场瞠目结舌。

股价下跌之外,业绩也是惨不忍睹。去年前三季度,寒武纪营收1.45亿元,同比下滑45%,亏损却高达8亿元。这一营收数据,也正是三年来的最低水平。1月30日,寒武纪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营收6.8亿元-7.2亿元,净亏损7.56亿元-9.24亿元。

之前六年,寒武纪已亏损40亿元。七年亏掉50亿元的寒武纪,神话已经破灭?

1  一份最差财报,业界大吃一惊

缺乏业绩支撑的大涨,对减持出逃的创投股东而言,是一场财富盛宴,对寒武纪却是一场诅咒。去年上半年,国投创业基金、宁波瀚高、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古生代创业等五名创投股东完成清仓,累计套现42亿元,只给寒武纪留下一地鸡毛。

7月,一则猛料曝光,寒武纪子公司行歌科技大裁员,软件部分裁员近半,硬件部分只留少数员工善后。2021年,寒武纪出资1.2亿元设立行歌科技,主要开发自动驾驶芯片,与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明星公司PK。成立之初,行歌科技在一级市场受到追捧,一年内完成三轮融资,投资人中不乏上汽、博世、宁德时代、联想、蔚来、商汤等业界大牛。

两年时间,行歌科技便陷入困境。由于与寒武纪一同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行歌科技采用7纳米工艺的智驾芯片量产受阻,大裁员之后一蹶不振,事实上已为退出状态。

8月,上市三年的寒武纪又交出一份最差中报。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营收仅为1.1亿元,同比下滑33.4%;扣非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15.4%。ChatGPT火爆出圈之后,AI芯片长坡厚雪,一往无前,寒武纪业绩却如此之差,业界为之大吃一惊。

七年巨亏50亿!寒武纪神话破灭,业界大吃一惊-科记汇

2  六年烧掉40亿,亏损一年年放大

寒武纪是一家含着金钥匙问世的创业公司,创始人为出身中科院计算所的一对科学家兄弟陈云霁、陈天石。

早在2008年,中科院计算所便组建了一个十人学术团队,攻关AI芯片。2010年,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博士毕业的陈天石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工作。六年之后,陈云霁、陈天石创立寒武纪,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开发出国内首款AI芯片。寒武纪走上轨道后,哥哥陈云霁选择回归学术,公司由弟弟陈天石一人打理。

2020年7月,成立不过四年的寒武纪仅用116天便跑完整个流程,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寒武纪大涨290%,股价飙升至295元,市值突破千亿元。陈天石一夜暴富,个人身家超过300亿元,成为芯片造富神话的典范。

不过,高光时刻,未能持久。2021年-2022年,寒武纪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下跌过程,股价最终徘徊在50-70元区间。

下跌的原因是亏损、烧钱。报表显示,2017年-2022年,寒武纪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0.4亿元、-11.8亿元、-4.4亿元、-8.3亿元、-11.7亿元,六年间“烧”掉40亿元。2022年,寒武纪营收7.3亿元,同比仅增长1.1%,净亏损却同比放大41.4%。

3  失去了华为支持,寒武纪主业漂移

七年巨亏50亿!寒武纪神话破灭,业界大吃一惊-科记汇

寒武纪CEO陈天石

寒武纪在创业期一马平川,上市之后却磕磕绊绊,原因是失去了华为的支持。2016年,成立不久的寒武纪推出第一款1A处理器,华为慷慨援手,将之应用于第一款AI手机芯片麒麟970,搭载上华为Mate10旗舰手机。

第二年,寒武纪1H处理器又应用于麒麟980芯片,搭载上华为Mate20旗舰手机。Mate10、Mate20大卖,寒武纪也在芯片江湖打响知名度。2017年、2018年,华为作为第一大客户,为寒武纪贡献了九成营收。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华为宣布自研神经处理单元NPU,一把抛开寒武纪。紧接着,寒武纪的IP授权业务跌至冰点,对单一大客户的过度依赖,让寒武纪付出惨重代价。

告别华为之后,寒武纪自谋出路,第一大业务多次发生“漂移”。2020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为寒武纪贡献七成营收。2021年,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成为第一大业务。2022年,云端产品线又占据营收大头……

第一大业务一年一变,这表明寒武纪远非一家成熟公司。由于主业始终在“漂移”,寒武纪不得不一再加大研发端投入,才能跟得上业务端不断变化的需求。

4  站在AI大风口,寒武纪却无春天

七年巨亏50亿!寒武纪神话破灭,业界大吃一惊-科记汇

2019年-2022年,寒武纪研发投入分别高达5.4亿元、7.7亿元、11.4亿元、15.2亿元,同比增长126.2%、41.5%、47.8%、34.1%。研发费用高于营收,这在寒武纪已成常态。

奇怪的是,差不多40亿研发投入之后,寒武纪依旧拿不出一款真正大杀四方的王牌产品,让其立于不败之地。

在2018年的一次媒体采访中,陈天石说,智能时代正在来临,智能芯片一定会诞生新巨头,“我不讳言,寒武纪想当这个将军”。

时至今日,神经处理单元NPU正成为新一代CPU的标配,广泛应用于PC端、服务端、手机端。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寒武纪实际处于技术发展的大风口。然而,寒武纪依旧未能成为“将军”,反而业绩一滑再滑,慢慢游走在边缘。

陈天石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敏锐地让寒武纪准确卡位,站在AI芯片的前沿,但却未必是一位合格的生意人、上市公司CEO。在录得史上最差业绩之后,上市仅三年的寒武纪内外交困,正跌落神坛。

也许,寒武纪需要一次彻底的诊断,才能轻装前行,在A时代与巨头共舞。

来源: Bugle X 电联社

科记汇|张子鹏 newsmedia007

----------------------------

(科记汇,财经、科技先锋,资深内容团队,三十家网络平台同步。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