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停滞、快递新规实施,菜鸟该如何飞?
菜鸟集团最近动作频频。
2023年9月,菜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花旗、中信证券、摩根大通。10月,证监会已接收菜鸟智慧物流网络有限公司关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备案材料。
拆分重组后的阿里巴巴,每一个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有可能独立融资和上市。菜鸟集团是阿里巴巴集团拆分重组后首个进入IPO流程的业务集团。菜鸟集团的IPO,也被视为冲刺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
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菜鸟集团本季度营收284.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财报提及,跨境物流是菜鸟集团最主要的增长动力。本季度,菜鸟“全球5日达”国际快递能力覆盖新增两国至10个国家,订单实现强劲的三位数环比增长。受益于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在干线、最后一公里配送等环节的精细化运营带来的成本优化,本季度,菜鸟实现经调整EBITA为9.61亿元,盈利能力继续增强。
不过,在阿里巴巴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针对菜鸟集团IPO一事表示,此前阿里巴巴制定分拆计划主要是希望各业务能够在资本市场体现自己的价值,但这些交易是否推进、如何推进都取决于市场条件。阿里巴巴认为,当前市场条件无法反映这些业务的真正价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蔡崇信表示,目前市场不佳,菜鸟IPO还需要等待更好的时机。
但无论IPO与否,“菜鸟先飞”展翅翱翔,已然成为国内一众物流公司的普遍看法。
国际物流板块成为强劲增长动力
为满足阿里电商平台上买卖双方对物流服务日益增长且持续变化的需求,2013年阿里巴巴、“三通一达”以及复星集团等多方共同创立菜鸟。菜鸟集团的招股书显示:“我们的成立是为了通过提供物流生态体系内其他参与者无法自行开发的物流能力来支持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平台增长。”
从近些年财报数据看,背靠阿里的菜鸟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数据显示,2021至2023财年,菜鸟总收入分别为527.33亿元、668.67亿元及7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2024财年一季度,菜鸟总收入231.64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阿里巴巴为菜鸟最大客户,收入分别占上述各期间总收入的29.2%、30.8%、28.2%及29.7%。
据菜鸟的招股书,公司的核心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和科技及其他。在国内,菜鸟在国内一众物流企业里名列前茅,招股书中菜鸟也称“菜鸟是电商物流行业的全球领导者,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也是国内物流服务的领导者”。
从数据来看,菜鸟集团的排头地位实至名归。无论是包裹规模、仓库规模、数字网络和用户规模,菜鸟集团都排在了全球第一。据统计,全球前50强的快消品牌有一半以上与菜鸟达成了长期合作。同时,菜鸟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逆向物流服务商,并拥有全球最大的菜鸟驿站网络。招股书数据显示,三大业务板块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和科技及其他的营收占比分别是46.2%、47.4%和6.4%。
毫无疑问,国际物流板块正成为菜鸟强劲的增长动力。在国内,无论是低端市场的极兔还是中高端市场的顺丰和京东,都给菜鸟带来了不少压力。
从近几年菜鸟的动作,不难看出菜鸟集团想着重发展海外业务,期望让海外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曲线。据了解,目前菜鸟集团正不断扩大跨境快递服务的覆盖范围,包括建设起360多个国际仓库的租赁服务、在欧洲等地建立ehub物流枢纽(货运、清关和分拣)、开设27个国际分拣中心、铺设2700条干线覆盖200多个国家、加强覆盖网络铺设菜鸟驿站和自提柜等末端服务等。
得益于全球物流网络的完善,菜鸟集团的运输量、配送速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在2023财年,菜鸟就运送了超过15亿个跨境电商包裹,服务了超过10万个从事跨境贸易的商家和品牌,在中国出口电商物流和进口电商物流领域都是全球第一。
此外,菜鸟的跨境快递颠覆性解决方案更是将中国与主要海外目的地之间的物流市场从普遍的30-60天缩短至10天甚至更短。菜鸟和速卖通合作推出了“全球五日达”服务就彰显了在物流上菜鸟的硬实力。目前“全球五日达”的服务已经覆盖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和韩国,后续也将持续扩大范围,争取将北美、南美和亚欧地区也完全覆盖其中。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国际业务是一片新蓝海,但也面临着不少的风险和竞争。这些年来菜鸟不断投入资金在全球搭建基础设施,完善全球物流网络。虽然上个财年菜鸟成功扭亏为盈,但不断加快海外业务的扩张有可能会给公司的盈利带来不少压力。
海外物流巨头如UPS、FedEx、DHL也不会坐看菜鸟发展壮大。DHL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吴东明就在去年的进博会上表示将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国际物流设施、运力建设。相比已经迈入成熟期的海外物流巨头,菜鸟还有不少差距,在短时间内很难追平。此外,涉及出海的业务也伴随着不少风险。菜鸟在招股书上就花大篇幅详细阐述了国际化业务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法律、监管、汇率波动等,这也一定程度上阻拦了菜鸟的海外扩张步伐。
在国际化业务上,菜鸟集团首先要做的是稳固好自己的商业帝国,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海外市场。
快递新规出台,菜鸟急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3月1日,《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快递企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将面临3万元以下的罚款。新规落地后,长期饱受争议的快递站点无疑会在行业的位置上一落千丈,丧失物流末端服务的绝对话语权。
突然其来的规定一下让菜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就在一个月多月前,菜鸟期待两大末端物流服务平台——菜鸟驿站和菜鸟乡村完成合并。据了解,本次整合将打通17万个菜鸟驿站和5万多个乡村共配点,有利于菜鸟统一管理和调度资源,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无论是菜鸟驿站还是菜鸟乡村,两者都用于提供快递包裹代收和快递信息查询服务,是菜鸟城乡末端业务的重要“中转站”。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菜鸟驿站已建成 17万个站点,日均处理包裹量达 8000万件;菜鸟乡村已拥有 5万多乡村共配点。
菜鸟驿站和菜鸟乡村这两个物流末端服务的关键业务归在三大板块中的科技及其他板块,该板块在2023财年的收入50亿元,营收占比6%。虽然占比少,但该板块的业务对菜鸟却非常重要,是菜鸟集团物流末端服务的关键所在。
菜鸟集团希望借这两个业务的合并,讲好“最好100米”的故事,来冲击IPO。但快递新规的实施,意味着快递可以绕过菜鸟花费多年搭建起的驿站体系,物流末端服务未来再难以支撑菜鸟。
与京东和顺丰相比,菜鸟的基本盘并不稳,无论是分拣中心、自有干线还是终端网店,菜鸟都低于顺丰和京东。据招股书,菜鸟目前拥有350座分拣中心、2700条自有干线、4400个终端网点。而京东拥有400座分拣中心,7500条自有干线、18000个终端网点。顺丰则拥有379座分拣中心、12000条自有干线、29000个终端网店。
因此菜鸟需要拿出一个更好的概念吸引资本市场,“最后100米”的故事就是菜鸟拿出来的解决方案。但快递新规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菜鸟讲故事的难度。
实际上,快递不送货上门一直以来被无数消费者所诟病。据安徽省邮政管理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88.84%的用户日常主要从快递自提点、自提柜、物业代收点、门卫室等收取快递。可见,快递不送货上门已经成为常态,相关部门也一直呼吁物流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但送货上门看似简单,背后却牵扯了许多利益。根据中银证券研报数据,近十年来,国内快递单票收入持续走低,已从2013年的16.29元降至2023年的8.94元。而实际上最终在派件环节,快递员到手的派件费仅仅只有几毛。送货上门需要快递员牺牲更多的派件时间,可到手的派件费却不变。快递站点的出现大大节省了快递员的配送时间,也有更多时间派更多单,得到更多收入。
从2021年,菜鸟就想要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除了直营配送上门、菜鸟驿站按需送货上门外,菜鸟还联合了商家,一起推出让消费者在淘宝天猫网购下单时就可以选择送货上门的服务。
自2021年起,菜鸟便致力于解决快递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除了通过直营方式直接配送至消费者手中以及利用菜鸟驿站提供按需送货上门服务外,菜鸟还积极与商家合作,让消费者在淘宝天猫网购下单时,可以选择送货上门。但具体落实到终端网点上,加盟的菜鸟驿站为了节约成本,不送货上门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为此,2023年3月菜鸟追投30亿元补贴菜鸟驿站,强化送货上门服务。6月,菜鸟集团宣布推出自营的品质快递业务“菜鸟速递”。在全国近三百城市提供晚到、破损必赔,不上门必赔,在途拦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个100%承诺。但即便如此,不送货上门的现象还经常发生。
在快递新规实施后,菜鸟必须下定决定解决送货上门这个行业痛点,才能将自身的故事讲得更好,更能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
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物流行业将处于变革期,各大物流企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比拼。菜鸟集团想要赢下竞争对手,就必须抓住机会,站稳脚跟。
科记汇|张子鹏 newsmedia007
----------------------------
(科记汇,财经、科技先锋,资深内容团队,三十家网络平台同步。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