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链智电最新财报披露,商业价值进一步提升
2024年3月29日,“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NASDAQ:NAAS)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3.2亿元人民币(4508万美元),同比增长245%;实现毛利8876万元(1250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3倍,毛利率从2022年的6.6%大幅增长至2023年的27.7%。此外,财报还显示,能链智电2023年完成充电订单2.14亿笔,同比增长75%;充电量49.58亿度,同比增长81%;交易额47亿元,同比增长74%。领先于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量55.8%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三季度之前,能链智电将营收划分成三个部分:线上EV充电解决方案、线下EV充电解决方案以及创新和其他业务。但从2023年三季度开始,能链智电对其营收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将原先的线上和线下EV充电解决方案以及创新和其他业务的分类方式转变为充电服务、能源解决方案和新业务三个更为精准的营收来源。据最新财报显示,在营收构成上,能源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达58.5%,成为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板块。
能链智电的业务转型获得显著成效,其收入结构多元化发展,能源解决方案业务表现突出,印证了公司从传统的充电服务提供商,向新能源资产运营领域发展的战略升级是正举。
充电量大涨,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23年汽车工业产销情况,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催生了对充电桩的强烈需求。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上升30.6%。2023年一年新增的充电桩数量就占累计数量的40%。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92.9万台,同比上升42.7%,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45.8万台,同比上升26.6%。另外,截止2023年12月,我国换电站总数共3567座。
在此背景下,能链智电能够实现充电量大涨,除了市场庞大需求外,还依托企业扎实的基础。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能链智电的网络已连接了875655个电动汽车充电器,覆盖77017个充电站,分别比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515924个电动汽车充电器和50065个充电站增长了 54%;此外,能链智电还累计覆盖充电枪达87.6万把,连接充电站超7.7万座,分别同比增长70%和54%。
虽然转型后,能链智电营收占比最大的是能源解决方案业务,但靠充电服务起家的能链智电在充电服务方面的营收仍保持较高的增速。虽然近年来头部充电站服务商的集中度有所下降,充电服务供给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但在战略层面的把控,让能链智电将影响力降到较低水平。
一方面,能链智电通过提升与充电运营商的议价能力,实现了收入的增长。根据最新财报数据,能链智电的充电服务费GTR(抽佣率)从2023年10月的9.68%上升至2024年1月的13%,创下历史新高。探究背后原因,当下平台接入的充电运营商更加多元且均衡,逐渐减轻对特定的头部运营商的依赖程度,加强了收入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充电市场的分散化趋势也带动了中小型运营商的出现及发展,这为能链智电提供了更广阔的议价空间。
另一方面,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显著提高了运营效率。据了解,能链智电去年向终端用户提供的平台激励补贴从2.0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3.24亿,增幅为56.7%。但一味靠补贴来获取流量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模式,能链智电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没有补贴激励政策后,能否稳定营收。为此,能链智电通过精细化的会员体系运营,不断增强用户粘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车主的高频充电。
此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连接器”, 2023年能链智电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吉利、现代、极氪、问界、长城、广汽能源、深蓝汽车等,加上此前已经达成合作的“蔚小理”、极狐、岚图等产业伙伴,这些合作让能链智电搭建起一个稳定的新能源生态圈,进一步为平台带来了稳定的充电用户流。
能源解决方案发展广阔,造血能力显著
根据最近公布的财务报告,能链智电在本年度的营业收入中,能源解决方案业务实现了1.87亿元的收益,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58.5%,而充电服务业务则贡献了1.29亿元,占比达到了40.3%。这一数据显示,公司的营收来源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其中,能源解决方案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正在进行的多个能源解决方案项目。
观察公司的业务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自上市初期主要面向C端市场的聚合服务起,能链智电逐步转型为一个全链路的新能源资产运营商,服务场景涵盖To B+To C以及线上+线下。这一转变有助于公司摆脱单一业务模式的局限,增强客户粘性,并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财报数据看,转型后的能链智电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023年6月,能链智电通过一次重要的战略收购,以约610万美元的代价,取得了香港光电89.99%的股份。香港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和充电基础设施的相对不足,据相关数据,香港的车桩比高达5:1,远超过内地的2.5:1,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一战略性收购,不仅有助于完善公司的光伏业务布局,也为实施光储充一体化战略奠定了基础。
同年9月,能链智电成功获得了价值2.04亿元的储能订单,合作范围覆盖超过380个充电场站,储能总容量达到130.088MWh。此外,公司还推出了集智能选址、督导调试和能源管理平台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在浙江安吉,能链还中标了安吉鞍山重卡光充储换一体站项目。该项目集“光伏、储能、充电、换电”于一体,共设置430个充电车位,配备37台480kW分体式充电堆和30台360kW一体式双枪直流充电桩,充电枪总数458把,2座重型卡车换电站,可以为安吉县1800辆重型卡车及小型新能源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项目还配备36台233kWh储能一体柜,储能总容量8388kWh,并搭载分布式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4205.4kW。
此外,去年,能链智电推出了自研的NEF(NAAS Energy Fintech)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所形成的算法模型,实现了充电场站选址、评估、调度、运营、运维的全面智能化,可帮助场站投资方、政府科学规划布局充电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光伏、储能系统,提升运营效率。
目前,能链智电在国内的业务已经形成了线上线下服务场景的全覆盖,以及聚合与解决方案业务的协同发展。公司在充电服务产业链上已经建立了独特的双轮驱动模式,即充电服务和能源解决方案,并在此过程中构建了强大的运营逻辑和经营壁垒。
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同步提升,不仅是能链智电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预示着公司商业模式的重新评估和估值体系的更新。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表示:“2023财年,我们的收入增长245%,并从2024年1月份起实现了订单侧盈利。新能源行业星辰大海,能链智电,从充电服务商到资产运营商,我们会一直保持开放,与生态伙伴一起,让地球更绿。”
科记汇|张子鹏 newsmedia007
----------------------------
(科记汇,财经、科技先锋,资深内容团队,三十家网络平台同步。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