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蔚来汽车宣布旗下子品牌乐道汽车迎来重大人事调整: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乐道总裁,全面负责销售及区域管理,向蔚来总裁秦力洪汇报。这一人事变动不仅是蔚来对乐道品牌战略的再校准,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下,企业对“规模与利润平衡”的迫切需求。

沈斐的履新颇具象征意义。作为蔚来2015年草创时期的核心成员,他主导搭建了全球最大的换电网络——截至2025年3月,蔚来在全国布局换电站超3200座、充电桩超2.3万根。这一履历与乐道的核心痛点高度契合:如何通过能源生态的协同效应,放大产品竞争力?

乐道的“突围密码”,换电生态与成本控制

乐道作为蔚来冲击主流家庭市场的“战略棋子”,自2024年5月发布以来便承载厚望。首款车型L60以14.99万元(BaaS模式)的起售价切入15-25万元价格带,直接对标丰田RAV4、本田CR-V等燃油车标杆。

该产品的核心优势有多项。首先是共享蔚来技术红利。L60基于蔚来900V碳化硅平台打造,百公里能耗低至13kWh,搭载高通8295芯片与NT.Coconut智能系统,同时共享蔚来F2工厂的制造工艺。蔚来累计超460亿元的研发投入,为乐道提供了技术护城河。

其次是换电网络的降维打击。截至2024年底,乐道用户可使用全国超1000座换电站,且三代站改造兼容工作已全面铺开。沈斐在能源领域的经验,或将加速换电站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解决家庭用户的续航焦虑。

还有就是精准的成本控制。蔚来通过供应链整合与规模化生产,使L60在14.99万元价格下仍保持正向毛利。例如,BaaS模式将电池成本分摊至月租(599-899元),相当于传统燃油车的油费支出,极大降低了用户的决策门槛。

破局路径

尽管产品力突出,乐道仍面临多重挑战:

2024年9月L60上市后,因供应链波动导致交付延迟,订单转化率承压。沈斐需在短期内优化生产节奏,兑现艾铁成“2025年3月交付2万辆”的承诺,解决产能与交付的阵痛。

乐道虽主打家庭用户,但部分用户仍将其视为“低配蔚来”。如何在共享技术的同时,塑造独立品牌形象,避免与蔚来主品牌产生用户重叠(当前仅1%-2%),是沈斐的重要课题。

15-25万元市场不仅有比亚迪宋PLUS、特斯拉Model Y等新能源竞品,更面临传统车企的“油电同价”反扑。沈斐需强化乐道的差异化标签——如换电便利性、智能化体验等。

沈斐的任命,本质是蔚来对“高端+大众”双品牌战略的再聚焦。

蔚来主品牌坚守高端市场,通过ET9等车型巩固技术护城河,毛利率维持在20%以上。

乐道品牌以规模换利润,计划2025年交付量突破15万辆,分摊研发与制造成本,助力蔚来整体盈利。

2025年3月,蔚来与乐道交付渠道合并,全国超300家门店实现资源共享。沈斐需通过区域公司管理优化,提升单店效能。

按照规划,乐道每年将推出1-2款新车,包括2025年三季度上市的中大型SUV。沈斐需确保新品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延续L60的“爆款基因”。

沈斐透露,蔚来换电站正加速向四代技术升级,武汉新工厂将提升换电站产能。这一布局不仅服务乐道用户,更可吸引第三方车企加入,拓展盈利空间。

沈斐的“试金石”

沈斐的上任,被业内视为蔚来“all in 规模”的信号。在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期,乐道的成败将直接影响蔚来的估值逻辑——从“技术先锋”向“规模玩家”转型。

短期来看,沈斐需在6个月内证明其销售与运营能力,推动L60月销突破2万辆;长期则需构建乐道的独立竞争力,避免沦为“蔚来的成本中心”。若能实现“规模与利润齐飞”,乐道有望成为蔚来的“第二增长曲线”,反之则可能加剧资源内耗,拖累整体发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沈斐的能源管理经验、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战略视野,将成为乐道能否“破茧成蝶”的关键变量。而蔚来的双品牌战略,也将在2025年迎来至关重要的考验。

沈斐挂帅乐道:蔚来“第二曲线”能否突破增长瓶颈?-科记汇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