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集团首席财务专家陈琳:管理转型与财务转型的本质及趋势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课题,随着经济转型期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正在不断的进行管理转型、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财务数字化转型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那么管理转型和财务转型的本质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2月29日,金蝶进行了“管理转型与财务转型的本质及趋势”的视频直播,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金蝶集团首席财务专家、财务咨询事业部总经理陈琳针对管理转型与财务转型的本质及趋势进行了深入解答。
2018年,牛津大学关于未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劳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报告评选出了数字化时代的20大高危职业,其中财务核算、财务行政管理、注册会计师的可被替代概率分别是97.6%、96.8%、95.3%,财务会计被视为数字化时代的高危职业,而在同一份报告中,也预测了财务经理及总监、业财项目管理人员的可被替代率仅7%,这说明财务作为一个职业本身并不会被替代,但工作方式、管理模式和提供的价值同传统财务相比存在本质区别。未来财务人员的价值不再以传统的专业复杂度来衡量, 而更多地体现在人际交互、相机抉择等“软”技能方面。
管理转型和财务转型的本质是什么?陈琳总结了三个基本特征,即:管理理念从管控转向赋能转变、转型驱动力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运营模式从传统金字塔模式向前中后台模式转变。
思维转变:从管控到赋能
目前很多企业希望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强集团管控,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强调赋能。管控与赋能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并行还是矛盾的?传统的激励是给予员工更多的动力,比如一个人成功钓到鱼则给予奖励;赋能更关注能力而非动力,使员工有更强的能力支持工作,比如在钓鱼之前送给他更先进的鱼竿、鱼儿更爱吃的鱼饵。从管控到赋能的思维转变是必要的,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来看,赋能是必然的趋势;从人的角度来看,90后、00后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再可行,管理层应该确认双方的核心利益与动机一致,并对员工做到足够的赋能,使员工有更充分的能力做事。
1)科层式组织与生态型组织
传统的组织模式是科层式组织,与金字塔架构相似。在企业中掌握大权所真正影响的只是集中在金字塔尖的少数人,基层的员工把诉求付诸实践,顶层和底层由中层管理人员衔接。在信息传导过程中,科层式组织架构的弊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传递导致决策缓慢;二是大量信息的丢失和扭曲导致信息传输不畅,最终只有极少的有效信息能够传递至公司高层领导。
越庞大的科层式组织越会带来这样的弊病,为什么大量企业仍在采用这种模式?两方面原因,从行为学的角度,一个人的理想管理幅度是7-12个人,对于300-500人甚至更多人的团队,会倒逼出科层式层级;从时代特征的角度,在工业时代,出现了现代管理科学以及管理配套的管理工具,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作为上层建筑,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组织是脱胎于泰勒的大机器生产模式,企业把所有的管理内容进行切分,每部分职能通过流程衔接。
生态型组织(或自驱型组织)与科层式组织对应,自然界中的椋鸟和沙丁鱼就是这种组织模式,多个个体通过头领组织形成一致的整体。这种组织的特点是去中心化、自主决策、目标一致、动态协同,满足以上条件,组织便成为了活的生命体。生态型组织更符合新一代员工群体的行为模式,如90后、00后整体表现出希望更多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而抗拒被命令、被指挥的特征。
2)财务的角度分析赋能:技术为业务赋能、技术财务赋能、财务为业务赋能。传统的相当于“验尸官”的财务工作,未来将向“预言家”的方向转变。
以费用报销为例,传统涉及到的单据审核、记账、出表、付款等工作,在数字化时代,都可以被信息系统自动化进行。比如员工可以通过手机金蝶云之家APP将发票拍照并上传,实现手机端自动报账,系统可以识别发票内容、实时呈现账务和纳税申报表等,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只需要对系统中的记录和电子影像做审核。
基础的财务交易处理和账务记录自动化以后,财务人还能做什么?陈琳指出,未来财务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敏捷服务、智能分析、智能风控、实时决策等方面。比如,传统的差旅报销核算不需要人工参与了,财务人员可以把精力投入在基于差旅大数据的多维业务分析和经营决策建议上,比如基于差旅数据分析得出的航班、酒店等信息,有针对性地与主要差旅服务商包括航空公司、酒店等洽谈争取更好的企业客户价格和服务条件;基于差旅大数据分析、预测业务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经营决策等。
科层式组织与生态型组织适用于不同的时代、对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层式组织更适合大工业生产时代,生态型组织更适合数字化虚拟化时代。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逐渐转向生态型组织模式。
3)匮乏型思维向富足型思维转变
工业化时代生产力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限制了数据的获取能力,导致管理者长期处于匮乏型思维模式之中,企业希望占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信息系统建设面向企业内部而且强调紧耦合、越做越重;数字化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导致信息爆炸,管理者应及时调整到富足型思维模式。数据孪生(物理环境里面所有事项的发生在数字世界都有相应的镜像)使得物理世界中发生的业务可以完整、及时、准确地在数字世界中复制,这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从海量的数据中实时抓取对决策支持最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驱动转变: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
流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以手机拍照功能的演进为例,从传统的采用“一键拍照”,无法对照片进行个性化选择,到内置各类人像、运动等应用场景,再发展成为可以自动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模式,实现“一键拍照”。两种“一键拍照”,方式相同,质量不同。推动手机拍照技术发展的不是流程,而是手机厂商对于手机拍照技术数据认识的提升。
回到企业场景,财务人员具体如何转型到财务分析或决策支持?员工可以思考企业如何扩大收入?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数据如何获取?再思考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及数据的组合可能有哪些价值?谁最需要这些数据?通过两个角度反复思考,就能发现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数据以及获取的办法。判断数据是否有价值的依据是客户的需求,所以数据驱动的背后是用户驱动,即以客户为中心。
流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另一个区别是关注信息的不同,前者关注企业内部数据,如企业ERP系统更关注企业内部信息的采集,而数据驱动则同时关注企业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同时企业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融合,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力将放在整个生态而不单纯是内部运营。
·模式转变:从金字塔模式到前中后台模式
未来管理模式甚至整个企业的组织模式会转变为前中后台模式,这种模式有两个特征:
- 开放性,即与其他企业相互融合开放连接起来,企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 前中后台同时分布业务、财务及其他相应职能,并保持互动。
在上一堂讲座中我们分享过,共享服务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业务中台(或数据中台)。金蝶所定义的财务中台、业务中台和阿里定义的中台有本质区别。阿里的前中后台架构中,还是把财务职能整体打包定位为后台的一部分,而金蝶定义的财务职能是分布在前中后台,前台是赋能服务网络、中台是共享运营中心、后台是决策创新中心,实时交互、协同联动。
企业管理转型,它的本质是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技术进步加管理模式演变加商业哲学境界的提升。技术进步指生产力的发展;管理模式演变指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商业哲学境界的提升指人的思维中软性的这一部分如何不断的调整和适应的过程。
纵轴是技术进步的趋势,以财务为例,从电算化、信息化,到现在的数字化时代,技术在不断地进步;斜线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提升,从只关注财务合规到提高持企业管控能力,再到意识到财务不仅是企业的财务管家,同时也是业务的服务支持部门,管理变得更加弹性;到了数字化时代,财务部门的价值进一步体现为赋能和创新,这也和金蝶的另一个核心观点即企业要从ERP转向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 企业业务能力)的建设是完全契合的。
从哲学角度看,企业管理转型的演变可以用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老先生提出的人生四种境界来比对:
- 自然境界,即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哲学;
- 功利境界。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演变,企业关注个体利益最大化,开始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内外部合作,但合作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企业财务绩效最大化;
- 道德境界。企业开始意识到盈利不是企业存在的唯一价值,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成就感同财务绩效一起被列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一方面更有意愿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建设,另外一方面,在内部管理中更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企业间合作,和外部关联方越来越从竞争转向合作;
- 天地境界。企业家们不再关注小我,而是努力发展大我,生态圈中的企业群体形成命运共同体。金蝶文化的核心是致良知,这和冯老先生描绘的天地境界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