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智能经济时代,从蚂蚁到大象需要几步?
【按】2020年11月3日晚,应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邀请,在主题为“《智能经济》读书分享会”的SAIF金融E沙龙上,发表关于“智能经济时代,从蚂蚁到大象需要几步?”的主题演讲
今天我讲这个话题:“智能经济时代,从蚂蚁到大象需要几步?”望文生义似乎和这几天的热点有关,其实是因为大家多来自于金融领域,我希望把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智能经济、智能金融做一些交叉性观察。
今天从三方面做一个解读:一是分享我在做《智能经济》这本书过程中的感悟,智能经济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的建议今天刚刚正式发布出来,其内容是令人振奋的,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五年规划,还是放眼2035年、长达15年的综合性考量。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十四五”规划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过去靠拼要素的高速发展要走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而《智能经济》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
第二方面讲讲“我眼中的蚂蚁”。主持人刚才讲的昨天有人被约谈。在这个节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要真正走向资本市场,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什么要素决定了它现在成为这么大体量的一家公司?
第三,“智能经济时代,还有没有机会蚂蚁成为大象,如何做才可能成为那头大象”?在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的背景下,对于智能金融的发展可能会有哪些新的启示?
01
“十四五”背景下,
从11个本质属性看智能经济
第一。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未来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家手上这本《智能经济》的副标题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技术变革与产业革命,我们称之为智能经济的新范式正在形成。驱动力在发生变化,新动能在发生转换。新动能怎么样才能run起来,新旧动能如何转换?作为金融领域从业者,未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转型路径、方法和策略?如何应对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对我们的要求?今后什么会发生变化,赛道?跑法?维度?规则?如何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简单回顾,这几年一直非常幸运地跟这些头部的互联网公司一起同频共振。2015年,和马化腾一起做《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这本书是马化腾的处女作,互联网+也是当年最热的词,互联网+渗透到更多领域、连接多元场景。2016年,和滴滴程维、柳青做《滴滴:分享经济改变中国》。2016年我们走进蚂蚁金服,就他们后续如何和国家的发展趋势、国家大政方针做结合一起共创,当年底,互联网+百人会和蚂蚁金服共同发布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蚂蚁模式白皮书》,引起强烈反响。今年9月份上架的《智能经济》这本书是和百度李彦宏一起合作。恰好这些方向一直和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出台、行业发展与转型、科技演进同频共振:从“互联网+”到“智能+”,从共享、生态到协同。
如果说上一个30年,IT是最大的变量;那么,下一个30年,最大的变量是AI。刚才和胡老师聊网络信息技术是怎么影响金融领域的,胡老师如数家珍,从电算化、信息化到后面的数据化,IT给我们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但下一个30年,最大变量是大家手里这本书所表达的——AI将取代IT成为今后30年的最大变量,每个行业都面对智能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对于中国来讲,为什么会开启这样一个智能经济时代?这背后的驱动力是哪些,我们通过书中的这张图做了总结。想强调的是:在规模优势、数据优势、产业优势、场景优势还有政策优势方面中国是无可比拟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我们在很多领域走在全球前列,比如移动支付。当时驱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就来自于移动支付,如果说当时没有移动支付,网约车不会很快成气候。场景优势、数据优势不难理解,更多场景被连接,越来越多的数据积淀下来,为算力算法提供了养料。在产业上,我们的工业体系是最健全的;政策上可以形成多元要素之间的集合,形成协同的优势,这次疫情已经给我们许多启示。
这个图可以好好把握一下、体会一下。《智能经济》这本书里,尝试用全新的视角,从11个本质属性的维度,来刻画我们面对的智能经济智能社会这个未知世界。这个是经济的新范式,同时讲的是未来智能社会的生态体系是什么,再代入到自己的行业、自己的领域、自己的组织也可以分析这11个方面里面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我们的短板是什么,我们如何构建我们的生态,如何更好地展开协同。这个维度体系代表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的范式、新的结构、新的方法论和路线图。它们是分层次的,最外环是“大周期”,着眼的是可持续的长期主义。而底层的“大底座”形如我们的新基建,之上是“大中台”,推动“大连接”、“大交互”,支撑“大生产”形成“大生态”,进而让“大接口”“大分发”成为可能。最上面一层,也是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终极目标,促进“大协同”、帮助人的“大成长”。
无论是智能经济还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它是站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个长周期的视角去看待的,不是过去的唯GDP论。原来我给过企业家一个有关战略的简略的定义:站在未来看当下如何做,这就叫战略。你的视角、立足点一定是在未来,反向倒过来,看现在应该采取什么策略,路线图是什么,价值主张是什么。
蚂蚁为什么能成为现在这样的体量?这也是它不断站在未来看当下而累积的结果。当然外面对它的诟病非常多,它自身的问题也不少,作为曾经走近蚂蚁者,今天分享我自己的观察、感受。所以这样的企业一定是和刚才讲的11个维度的契合度非常高的组织,一定是管理哲学、价值主张和未来契合非常高的组织。
02
我眼中的蚂蚁
第二,就谈一下我眼中的蚂蚁是什么,我是怎么感知它、触达它、判断它的。
这是2016年12月27日在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峰会上做的《中国新型智慧城市·蚂蚁模式白皮书》的发布,报道铺天盖地,网信办和发改委两位司长都去了,井贤栋做主题报告,我做了白皮书的发布。在发布时,阐释了新型智慧城市、蚂蚁是什么,蚂蚁的价值清单是怎样的,为什么新型智慧城市和蚂蚁之间有非常高的契合度。
个人风格使然,我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对自己能有个交代。无论是在《滴滴》,还是后来的《智能经济》或者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我都不是一个写手身份,而是咨询、顾问角色,是带着问题、战略观和全局观、系统观进去的,对相应的企业做深度访谈、战略梳理和多维打磨,还要提炼出过去所没有的东西。
当时,对中国新型智慧城市进行了定义,“是将网络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化,通过云、网、端实现实时在线、智能集成、互联互通、交互融合、数据驱动,拓展新空间,优化新治理,触达新生活,从而重构人与服务、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人与未来关系的可持续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这每个字背后都有很多东西支撑了我们如何产生这样的判断。
正是这样一家企业,从支付、从信用角度入手,解决是先发货还是先付钱的问题。2016年我们去的时候,蚂蚁金服已经有12年的历史。经过12年的发展,蚂蚁金服的触角非常敏锐,已经触达到非常多的场景,远不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了。当时情况下他们希望向外延伸,向未来生长,就找到我说,“张老师,您原来和腾讯做《互联网+》,和滴滴做《分享经济》,蚂蚁金服现在已经这么一个体量,也值得您花一些时间走进它看一看,感受一下,看我们未来能不能找到与国家方向契合度比较大的点,同时把我们蚂蚁讲清楚”。经过与高管的头脑风暴、培训,再经过从高管到核心人员的访谈,我们最后确定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方向,因为这正好可以形成彼此连接和基因契合、优势集成。
蚂蚁金服眼中的“新型智慧城市”“新”在哪里?上面梳理的这11个特征,到现在看都不过时,并得到了发改委、网信办、地方政府和主流媒体的高度认同。包括新型智慧城市重点强调的“三个新”----新空间、新治理、新生活,都是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重点强调的。
关于“蚂蚁是谁”,我当时给了一个重新的定义,我把蚂蚁定义为:基于技术驱动、信用驱动,融合丰富场景、提供普惠服务的互联网公司。这个定义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当然昨天的约谈,最近一行三会的表态,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汹涌声音,都在讨论蚂蚁究竟是一个金融科技公司还是一个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监管力度、监管的强度应该基于什么来安排,估值是按照金融公司还是互联网平台。但归根结底,蚂蚁提供金融服务,是不可能绕开、也必须主动接受金融监管的。
2016年那时候去看,确实蚂蚁科技感非常强,而且有非常多的创新。正是这些因素给了互联网+百人会以信心,去构建蚂蚁和新型智慧城市的关联,特别是在普惠、信用和智能方面,应该讲蚂蚁走得非常靠前。当时判断,未来不仅仅是支付宝、蚂蚁金服这个板块可以成为走向资本市场的主体,甚至信用本身都可以拆分出来、作为单独中心、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态平台。智能上,正是在淘宝、天猫、支付宝及其它多元与生活相关、交易相关、商业相关的场景积累了大量的行为数据,对每个人、每个小微的刻画都可以做到非常精准,这是远强于传统金融的优势,所以蚂蚁用数据、算法再叠加安全、风控、合规,实现低成本的普惠服务,并不断渗透。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普通的金融公司是难以匹敌的、只能望其项背。蚂蚁吸引了国内乃至全球的顶尖人才,包括部分层级不低的官员、金融国家队的管理者进入到这个体系里,他们的创新能力确确实实非同一般,而且芝麻信用一骑绝尘。
蚂蚁真的在很多方面做了创新,开初,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惯例的方法可遵循,他们就大胆地去试去闯,利用多元能力,把他们的计算能力、数据能力、场景的覆盖能力、资源和服务协同能力进行结合。
这是当时提交给他们的蚂蚁价值矩阵,我开玩笑说至少价值300万。这张图不在于它有多复杂,而是把核心的维度剥离出来,这6个+、这6个方面就是蚂蚁最重要的能力基因,包括生态+、智能+、普惠+和信用+、安全+、生活+;当与矩阵中面向的主要服务群体、相关者、用户、ISV、政府、行业进行交叉观照时,就可以把自己的能力清单、价值清单非常清晰地罗列出来。我们没有时间做更多的解释。
这是我对蚂蚁金服的简单回顾,分享走进它、感知它、触摸它才能了解它是什么,可能挂一漏万。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把他们纷繁复杂的业务、不同的价值主张、各个方向的战略策略进行梳理与再结构化,才会形成那个阶段企业对自身的认知与判断,在此之上去考虑企业的价值主张是什么,能够给外部带来的价值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和外部进行交互和对话。
也像我和百度的合作,大家对百度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体系,我最深的感悟是通过《智能经济》这本书,走进百度、感知百度,触摸到它的脉络,感受到它在过去长达十年在人工智能方向上坚持长期主义,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额的15%。现在百度被很多自媒体当作笑话去讲,似乎谁都可以嘲笑一把,岂料自己把眼睛遮住,只会闭目塞听,要拨开迷雾去透析。
在目前情况下看蚂蚁,它已经成为一个巨兽、一个大象,这里面有很多元素导致其成为现在的蚂蚁,既有中国改革开放和整体的发展的环境,还有在监管上对于新业态的包容,允许试错、纠错,当然我们在互联网金融这一块付出的代价成本非常高昂。
03
智能金融领域,
如何从蚂蚁到大象?
第三。智能金融领域,如何从蚂蚁到大象?
在智能经济背景下,什么样的公司才有未来?才有可能走的更远?才有可能成为备受瞩目、备受尊敬的公司?我概括为八类公司:全产业链条、全要素、全节点、全空间、全生态上可以补足短板、可以独树一帜的公司;生态基因鲜明、生态能力强的公司;在新基建、产业智能化上可以大有作为的公司;助手化公司;性感的公司;在11个属性上具有强契合度的公司;助人成长的公司;促进大协同的公司。
为什么强调生态基因鲜明?《智能经济》这本书里我重点强调除了2C、2B、2G(政府)能力之外,以后最重要的能力是2E,这个E是生态。未来的竞争是生态对生态的竞争。能够把生态构架好的公司,毋庸置疑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性感的公司怎么理解?产品可以很性感,人也可以很性感,技术可以很性感,但我相信一个公司性感不性感是是多元因素决定的,比如上海高金是不是有性感的思想,引发人思考、集成人头脑风暴,引领企业不做重复投入,引导人们去规避陷阱、展开协同,我相信如此的上海高金一定有它的价值。性感的公司一定是技术、理想、价值观、价值主张、产品特别是思想足够性感,而且能够赋能,能够带动别人成长。
和金融结合起来,和我们自己的领域结合起来,有哪些方面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有9点跟大家分享:
一,给自己一个支点,给别人一个理由。这个话看起来像一个警句,我们可以代入一下,支付宝给别人了一个什么样的不可拒绝的理由?因为供和需之间很难产生信任,谁也不愿意先走出一步,所以支付宝给了供需双方一个保持行动的充分的理由。同时从支付到移动支付,这个支点未来能不能做延伸,能不能生发,比如,从单一的支付,到信用体系化,到本地生活,再到各个场景连接,到智慧城市,到互联网+政务,到对未来新基建的支持。所以我们很难说蚂蚁金服这样的公司就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公司。
二,端,而不是端着;感知与认知(Perception and Cognition);从冷硬到性感。端是交互界面,包括和用户之间怎么交互,怎么进行触达,提供什么内容,频率节奏怎样安排等。信息、需求能不能第一感知,没有感知就不能对用户有很好的认知。
三,与智能化友好相处,打提前量,走出 “重灾区”的泥淖。根据近期达沃斯发布的一份报告,未来人工智能替代现有的从业者,金融是AI替代人的重灾区,接近30%的比例可能会被未来的人工智能所替代。需要在座各位有预见、预判和预案。
四,起于微末,发于华枝。个体与小微需要金融的助力,是普惠和可持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能在很窄的领域里提交既有的服务,而很难去覆盖更多的人和场景,那就不可能做更好的助手化,很难成为性感的金融机构,也很难构建起生态协同。
五,从助人“理财” 到助人“理才”;价值主张而不是价值主义。当然,不一定从蚂蚁到大象,还有可能是从蚂蚁到螃蟹,横行霸道,心无敬畏,这和初心、价值观、价值主张有很强的关联。把每个个体的价值诉求和我们的价值主张、服务能力做很好的结合,帮助人的成长。之所以提出“价值主张而不是价值主义”,强调低风险高回报等是价值主义,我们要有价值主张,背后要有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要有对用户、行业内在需求的理解,然后对品牌、产品进行重新勾画。
六,从场景化、生态化到助手化。
七,做好自身的新基建,成为别人的基础设施或产业智能化的跳板。
八,第二曲线:紧握数字货币、数字钱包、智能金融的新机会。
九,跳出金融才能重新定义金融;促进大协同;生态金融+量子金融?
最后谈谈成长曲线与第二曲线。
你的成长曲线有没有偏差、修正的成本高不高?通过今天晚上的分享和沟通,在智能经济背景下,再来回顾这张图,有没有可能找到第二、第三曲线?这个第二、第三曲线一定要有支撑点,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未来看当下,以终为始。
现在的腾讯、现在的阿里、现在的蚂蚁和百度都是在过去长达十年预先对未来有很好的洞察,然后修正自己的战略、策略,日积月累,坚持不懈,韧性坚持才会形成现在的结果。不要羡慕他们的现在,而要看他们过去做对了什么。
所以谁来帮你勾画第二曲线?这个第二曲线选择的点,从什么位置开始,是在刚刚开始上升的时候去选?还是等到它已经下降而且大幅度下降的时候去做转型、去做准备?
数字化、智能化对我们来讲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未来的一个必答题。这个必答题不是现在马上到位。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上的梯子、梯子的地基、依靠的墙体、扶梯子的几个小人,这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个墙是否足够坚实,地基是否足够牢靠?帮你去描绘的人与你是不是合拍、是不是契合?那个梯子有没有人帮你去扶着?这个梯子是别人带来的,比如是上海高金、互联网+百人会带来的,是来自于蚂蚁平台经济、来自于百度智能经济、开放生态开放平台,还是我们要去形成联动、提高生态能力与生态性,同时向外部社会输出各种正向价值、好的信息,形成真正的融合和大协同,融入这个生态,甚至成为这个生态里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非常重要。
感谢高金的邀请,也感谢各位的聆听,谢谢。
(张晓峰,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智能经济》主编)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